合肥話唱古風歌 合肥姑娘圈粉無數 用鄉音讓更多人愛上家鄉話
“怎知那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風月花鳥一笑塵緣了……”當抖音博主“小鋼镚兒”用軟糯的合肥話唱出《半壺紗》的古風意境,這條視頻迅速收獲近萬點贊。評論區里,網友們紛紛留言:“第一次覺得合肥話這么溫柔”“原來家鄉話唱古風這么有味道”。這位網名叫“小鋼镚兒”的博主,真名湯偉偉,是土生土長的合肥肥西人。如今雖在外地生活,她卻用一口地道鄉音,在抖音上為合肥話圈粉無數。
湯偉偉抖音視頻截圖
(資料圖片)
打破刻板印象:從“土氣”到“韻味”的轉變
“最開始就是想試試,大家都說合肥話土,我偏要唱出來,看看它到底土不土。”談及創作初衷,湯偉偉的回答直白又真切。她的靈感源自一位小姐妹分享的家鄉方言歌——聽不懂歌詞,卻被方言自帶的韻律打動,這讓她突然萌生想法:“我老家的合肥話,是不是也能唱出這種味道?”
第一次嘗試的歌曲是《茶花開了》,唱完后她忐忑地分享給身邊非合肥籍的朋友,沒想到收獲了一致好評:“他們說‘這方言唱出來還挺好聽’,這給了我很大勇氣。”湯偉偉笑著說,其實小時候就曾隨口用合肥話唱過歌,當時只是覺得好玩;真正把這件事當成“正經事”做,不過是最近的事。
在湯偉偉眼里,合肥話從不是“土氣”的代名詞,反而藏著獨特魅力。“它既有韻律感,又帶點喜感。”她認真解釋,喜感讓合肥話適合唱通俗流行歌,一開口就有生活氣;而韻律感則和戲曲、古風歌曲格外契合,“合肥話本身帶點天然的押韻,唱《聲聲慢》《半壺紗》這種古風歌時,字句里都能透出婉轉的味道”。
部分網友評論
精心創作:在保留與創新間尋找平衡
打開“小鋼镚兒”的抖音主頁,最近發布的都是合肥話演唱的歌曲,其中《半壺紗》《聲聲慢》《光亮》等古風曲目熱度最高。這些看似輕松的作品,背后藏著湯偉偉不少“較真”的巧思。
“改編的第一步,不是先改詞,是先試聲線。”湯偉偉介紹,拿到一首歌,她會先反復哼唱,判斷自己的聲線是否適合——是用真聲、假聲,還是真假聲切換,“得先讓聲音和歌曲‘合得來’,再琢磨怎么把歌詞‘轉’成合肥話”。而“轉”的過程里,她有個雷打不動的原則:每個字的讀音都要咬準合肥話的腔調,同時必須貼合歌曲意境,“不能為了湊方言,丟了歌詞原本的美感”。
為了呈現最佳效果,她常常反復錄制到深夜。單是《半壺紗》這一條視頻,就錄了無數遍:“想唱出那種優美意境,又不能丟了合肥話的‘魂’,其實挺難的。”但她始終堅持不隨意改動原歌詞,尤其是古風和戲曲類歌曲。
“如果碰到一個詞有多種合肥話的表達,我會一個個地嘗試,用合肥話里最自然的表達,不會亂改字詞,就想保留原創的意境。”在眾多作品中,她最滿意的就是《聲聲慢》,“這首歌能更好地體現戲曲感,又不會刻意模仿其他方言,完全是合肥話的獨特味道——不生硬,還順口”。
選擇古風和戲曲類歌曲,更藏著她對家鄉文化的偏愛。“安徽是黃梅戲的發源地,用家鄉話唱戲曲風的歌,再合適不過。”湯偉偉坦言,網上常能看到其他省份用方言宣傳家鄉文化,這讓她也想為合肥做點什么,“現在用合肥話唱戲曲風的人不多,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知道合肥話不僅能聊天,還能唱得這么有韻味”。
湯偉偉生活照
意外走紅:鄉音引發的情感共鳴
“完全沒想到會這么火,第一反應就是吃驚、意外。”湯偉偉說,最初發視頻只是出于對合肥話的喜歡,從未想過會收獲這么多關注——多條視頻點贊過千,最高的《半壺紗》更是逼近萬贊。
粉絲的評論,成了她創作路上最暖心的動力。有合肥老鄉用只有本地人懂的調侃留言:“這合肥話唱得,比家門口賣板栗子的還親切!”還有人說她的歌有廬劇的影子,“讓我們年輕人也想聽聽老家的戲了”。這些評論讓湯偉偉格外動容:“大家能聯想到家鄉的戲曲,說明我的歌聲傳遞出了鄉韻,這就夠了。”
最讓她有成就感的,是越來越多人通過她的視頻,改變了對合肥話的看法。“以前總有人說合肥話‘土’‘兇’,但現在好多網友留言說‘第一次覺得合肥話這么溫柔’‘原來合肥話也能唱得這么高級’。”湯偉偉笑著說,每次看到這樣的評論,都覺得特別自豪,“每一個地方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不是合肥話不好聽,只是大家沒發現它的多面性——它既能大大咧咧、熱情豪邁,也能婉轉動聽、柔情似水”。
她還記得有位外地網友留言:“本來不知道合肥話是什么樣的,聽你唱完,突然想去合肥看看。”這讓她更堅定了創作的想法:“能讓更多人通過合肥話了解合肥,哪怕只是多一個人,這件事就有意義。”
未來規劃:繼續用歌聲傳遞鄉音鄉情
對于未來的創作,湯偉偉有自己的規劃:“戲曲風肯定會繼續唱,之后也想試試用合肥話唱通俗歌曲。”她還打算做些更有合肥特色的內容,“比如把合肥的老地名、老故事融進歌詞里,讓大家不僅能聽到合肥話,還能了解合肥的文化”。
在湯偉偉看來,方言是連接游子和家鄉最緊的紐帶。“很多人覺得方言土,但它藏著最純粹的家鄉記憶——就像我一說起合肥話,就會想起小時候在肥西老家,奶奶喊我回家吃飯的聲音。”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歌聲,讓更多人明白:“方言不是落后的象征,它可以很優美、很有韻味,合肥話就是這樣。”
如今,湯偉偉的抖音賬號還在持續更新。每一條合肥話演唱的視頻,都像是一封寄給家鄉的“聲音情書”——沒有華麗的包裝,只有最質樸的鄉音。她用這種方式,打破了方言與流行文化的壁壘,讓合肥話以更溫柔、更優雅的姿態走進大眾視野。
合肥在線-合新聞記者 王雅雯 圖片來源受訪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