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紅包腐敗”,堅守良知與底線
最近,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區財政金融局原正科級干部唐華(現已退休)因曾在辦公室接受該區鈐陽中心小學校長王建勇6000元的“紅包”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王建勇也被免去仙女湖區鈐陽中心小學校長職務并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市紀委網站對此案進行通報后,在全市引起強烈反響。“收‘紅包’者即使退休了也要被處分,送‘紅包’的黨員干部也要被追責。我市對‘紅包’問題‘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新余市紀委有關負責人如是說。(中國紀檢監察報,2月29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全新的戰略思想,積極引領、大力營造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反腐倡廉、正風肅紀決心之大、領域之廣、力度之強前所未有,各地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加大查辦案件力度,堅持不懈整治“踐行三嚴三實 全面從嚴治黨”,有效遏制了腐敗蔓延勢頭。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有長期作戰準備,持續加壓發力,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持久戰。
收受“紅包”問題折射出怎樣的官場現象?從紀檢監察機關通報的部分典型案例可以看出,我們國家政治生態存在嚴重的作風問題,而作風建設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敢于直面問題是一種勇氣”,在這個紛繁復雜、物欲橫流的世界中,作風問題已經改頭換面,變得更具隱蔽性。例如,貴州省六盤水市環保局以舉辦知識競賽活動為名,用公款給干部職工發放實物及獎金,局領導還安排用公款購買高檔酒;又如,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霞陽鎮草坪村黨支部組織部分黨員、村民組長和村兩委成員共20人,以參觀學習名義赴江浙旅游,報銷旅游費用36000元;再如,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大張家鎮中心小學校長張某,為其父母操辦10周年忌日,違紀收取禮金......
沒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不透過現象看本質,就很難發現其中隱藏的奧秘。“把紀律挺在前面”,以堅決的態度、鐵的紀律,持續推進收受“紅包”問題治理常態化。收受“紅包”是黨風政風的腐蝕劑,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如果一味地對這些問題不管不問、不清不查,必將養成成堆的“大老虎”,到那時,損害了群眾利益,失去了黨員干部應有的黨性與良知,可謂得不償失。收受“紅包”這樣的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抓一陣有好轉,松一下就反彈。防止松勁和反彈,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咬牙做下去,對落實八項規定精神不積極、對頂風而上的任何細小問題都要抓住不放、嚴肅處理,始終保持高壓態勢,讓那些懷著“等一等再說”心理的人斷絕念頭,讓那些打算在中央抓一陣子的“風頭”過后“依然如此”的人放棄幻想。這樣,我們才能防止被壓下去的不良作風“死灰復燃”,實現工作作風的持續好轉。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守住自己的職業操守、道德底線,才能從內心開始固本浚源。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是經歷過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一次宴請、一個紅包,從一次難以拒絕、一次義氣開始,發展到以權謀私,違法亂紀,道德淪喪,于是乎“雙規”、開除黨籍、公職,成淪為“階下囚”。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細節雖小見風骨。小事、小節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保持黨性、堅守良知,貴在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