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羲國際執行董事:回流拍品“錢途”在年輕一代身上
目前,中國的古玩藝術品市場還在起步階段,而它的未來就在“富二代”身上;回流藝術品起價低當然受歡迎,為了錢入市并非壞事,只是收藏前最好先弄清楚喜不喜歡……香港福羲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吳仁驊來深開講,分享了自己對藝術品收藏的一些看法。
中國收藏市場還在起步階段
因為近年熱度高漲,吳仁驊來過深圳好幾次,但開講卻是頭一次。
吳仁驊說,目前全民對藝術品的重視程度大于以往,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成功的人很多,起到了示范作用,也讓很多人從別人的成功中找到了信心,吸引更多的人進入這個市場。
不過,吳仁驊認為,當前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處于初級階段。
在文革期間,中國藝術品的價值幾乎為零。吳仁驊說,那個年代的中國,解決溫飽才是最重要的,一張齊白石的畫才賣幾百元。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走過了20年,這20年才補上了文革的缺口。“當前藝術品市場火熱并不能說明市場存在泡沫,這是和藝術品市場的稀缺性有關的。”吳仁驊直言,不能因為今年沒有打破去年的紀錄,就說今年的市場比去年的市場回調了,應該關注的是大部分拍品的價格是不是發生變化。
回流拍品火爆是應該的
在歐美拍賣市場摸爬滾打十幾年,吳仁驊對海外回流的古玩藝術品可謂頗有研究,在他看來,之所以海外回流的專場都會大受歡迎,是因為回流藏品值。
“回流藝術品最大的優點,就是起拍底價低。”吳仁驊笑稱,福羲國際經常會去紐約、舊金山等征集拍品,很多藏品是祖上留下的,本來就沒有成本,而拍賣行通常會先問收藏家要拍多少錢,一個價值50萬元的東西,收藏家可能會問10萬元起拍行不行。
一件起拍價1000萬元的回流藏品,拍出5000萬元,很多人就會說拍得好,但其實,這件回流藏品本身就值5000萬元,不是拍得好,而是回流藏品應該得的。
不過,吳仁驊表示,國外的古董市場也充斥著大量贗品,有些人動輒稱自己是爵士、將軍之后,家中留傳不少中國古董。
中國“富二代”開始關注藝術品
盡管目前國內藝術品市場甚是火爆,但吳仁驊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玩藝術品的絕大多數都是有錢人,但在中國,不是這樣的。
“歐美,東南亞,包括臺灣、香港地區,最有錢的富豪,90%以上都收藏藝術品,但是,大陸可能是5%的富豪剛剛參與這個市場。”吳仁驊說,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與發達國家、地區的市場相比,差距很大,而最大的差距就是該參與的人還沒有參與。
吳仁驊分析,中國有錢人的第一代都處于創業階段,他們的錢都用于資本擴充,或者停留在好車、好房子、游艇的消費上,還沒有邁入藝術的殿堂。“藝術品的春天不是今天,可能是第二代富豪成長起來的時候”。
吳仁驊說,這些人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知道美學、藝術品是不可或缺的。“在過去幾年,我們欣喜地看到很多‘富二代’都在關注藝術品市場,他們的態度、目的不一樣,是出于對藝術品的喜歡。”
2018澳門福羲國際第01期傳承華夏文化拍賣會預告:
征集截止時間為: 2018年08月08日
深圳預展時間為: 2018年08月18日-2018年08月28日
香港預展時間為: 2018年09月13日-2018年09月23日
拍賣時間預定為: 2018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