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成渝新經濟論壇圓桌對話:新消費下半場,新興品牌的新機遇
7月8日,“2021復蘇中的開拓者第二屆成渝新經濟論壇”在成都順利召開。本次論壇邀請到來自金融、科技、大消費、智能制造、互聯網、大健康與生物醫藥等眾多領域的200余位企業高層出席,共同探究“十四五”時期的機遇所在以及“成渝新經濟”的成長動能。
隨著國內疫情整體態勢的逐步向穩向好,新型消費的快速崛起為市場回暖帶來了更多積極因素,面對新市場、新變化、新需求的新消費下半場,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新興品牌該如何抓穩新消費時代的市場紅利,點燃經濟增長“新引擎”,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
在本屆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以“新消費下半場,新興品牌的新機遇”為議題,上藥健康科學總經理岳陽、京賽酒業首席執行官袁濱、日上集團總裁趙艷利、首鋼體育副總裁陶穎、新潮傳媒聯合創始人曾健,以及成渝新經濟論壇發起人馬曉晨同臺探討,探析新消費時代下新興品牌的挑戰與機遇。
上藥健康科學總經理岳陽表示,新消費環境下的大健康行業正在蓬勃發展,近年來成渝地區消費水平的提升也給大健康領域市場帶來更多機遇。當談及企業應該如何抓住機遇緊跟信息化潮流時,岳陽認為,“產品力”才是維護品牌生命周期的必要條件,在流量碎片化的今天,不僅要讓專業化、功能化的產品迎合消費趨勢,同時也應該讓產品不斷深耕自身的專業化和功能化。
針對新零售新消費下半場的機遇和挑戰,京賽酒業首席執行官袁濱則表示:所有的挑戰都是機遇,所有的機遇都是挑戰。2019—2020年以來白酒行業的產能是下降的,但產值是上升的,這就是市場擴容。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人貨場的變化,覆蓋快消品行業和消費品行業更多碎片化的場景變化。最大的機遇來源于場景如何去選擇,很多機會如何選擇,這也是挑戰。對于所有從業者來講,先要保證產品、品牌、品質,其次擁抱創新,選擇性地把握品質以及創新的度,不是所有的機會都要去抓,重要的是怎么去選。
對于數字經濟的發展如何改變傳統制造業態這一話題,日上集團總裁趙艷利表示,互聯網沖淡了行業邊界,品牌已經從一個單一符號轉變為能持續帶來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資產,因此需要圍繞消費者不斷進行終端研究,擴展品牌的寬度和深度。一方面,企業應該具備根據消費者個性化的要求,迅速提出模塊化解決方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品牌IP的跨界整合能力,通過品牌維度的提升,促進更多元化的產業鏈合作。
作為最具體育活力的城市之一,成渝對于體育消費也有著“天然的渴望”。基于此,首鋼體育副總裁陶穎說道,體育+消費說到底就是構建體育+人的場景,目前中國的體育消費市場紅利很大,各類體育消費新場景也在加速聚能升級,雖然疫情阻礙了國內外體育賽事的舉辦,但體育消費新場景卻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說明了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營造更多元化的體育消費場景,分解和分化消費空間,更精細化的探索符合中國特色土壤的體育消費環境。
針對“流量紅利消失下的新消費品應如何構建長效盈利”這一話題,新潮傳媒聯合創始人曾健表示,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實際上是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與用戶的距離更近,就需要通過全鏈路、數字化的技術和運營能力做出快速有效的產品反饋,提升消費者互動體驗,從而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因此對新興企業來說,流量思維+品牌思維才是企業增長的雙輪驅動。
現場嘉賓的思維觀點碰撞,從專業背景和踐行者的角度為新消費下半場的新興品牌帶來眾多實用的建議。據悉,繼第二屆成渝新經濟論壇后,今年10月還將在深圳舉辦大灣區新經濟論壇,探索新經濟發展的新方向與新路徑,進一步釋放新經濟發展的“灣區機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