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脈服務暖到用戶“心坎”上,一枚冬奧紀念幣背后的溫情
“希望咱們的情誼可以像這份奧運紀念品一樣,一直記在心里!”最近,北京航天總醫院在整理出院患者資料時,收獲了一份特殊的感謝。
感謝來自于剛產下“冬奧寶寶”的李女士一家。2021年,李女士在北京航天總醫院結識了孕期“健康管家”,此后在到院產檢、居家健康管理等方面都在健康管家的陪護下完成,知心細致的服務打消了李女士原本的產期焦慮,這讓她十分感慨。
聚焦醫療服務軟需求,健康管家讓孕婦“躺平式生娃”
隨著90后乃至95后逐漸成為生育主力,人們對醫院孕產服務的關注因素除了安全、專業等硬性條件外,服務的人性化、連續性等軟性需求占比逐漸提高。
換句話說,當下孕產群體更希望醫院可以在門診、產檢、分娩等院內環節的基礎上提供全方位的孕期管理,并且這種服務在院外依然可以有效銜接,持續進行。
李女士所說的孕期健康管理,便是北京航天總醫院與互聯網醫療平臺微脈合作建立的以全孕期健康管理為特色的孕產服務模式。由婦產科醫生、護士、助產士和健康管家組成MDT式管理團隊,在備孕、產期、分娩、產后乃至育兒等階段提供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涵蓋產檢、咨詢診斷、孕期營養管理等環節。
北京航天總醫院的健康管家模式受到產婦認可
在這種模式里,健康管家的獨特價值便與醫護形成了有效互補。在醫生提供專業診療的基礎上,健康管家的介入可以在院內陪護、院外關懷與指導等方面進行有效“補位”,保障服務的連續性、提高醫療服務的深度,而孕婦反之也提升了對醫護的認可度與依從性。
健康管家模式,國內多家醫院都已進入運營階段
北京航天總醫院在孕產科室推行的健康管家服務模式并非個案。2021年,業內機構曾發布調研報告指出,過去以“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正在被顛覆。與此同時,國內多家公立醫院都以健康管家為載體展開了不同程度的服務創新實踐。
事實上,除了孕產科室,心血管疾病、神經科疾病、腫瘤疾病等門診量較大、診療周期長的專科正成為各大醫院落地健康管家服務模式的核心。
這一趨勢在微脈的業務發展中也得到了驗證。目前,微脈已在全國數百家醫院部署了超500個本地化健康管家團隊,覆蓋孕、產、婦、兒、腫瘤、亞健康等專病領域。在醫院看來,通過微脈健康管家的隨訪,很多病人甚至不再需要叮囑便會定期預約門診隨訪,依從性的提升不但鞏固了治療效果,也讓醫患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微脈VP胡煒表示,長期以來,國內醫院的臨床實踐缺乏有效的“健康管理”環節,尤其在院外,更容易導致病人出現不必要的病情惡化,既消耗醫療資源,也影響著醫患關系。而健康管家的定期隨訪、健康檢查和康復指導等個性化管理,則賦能醫院達成診療效果和服務質量的雙向提升。
公立醫院步入“量的累積”到“質的提升”關鍵期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曾指出,我國公立醫院已經到了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關鍵期。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公立醫院要更加注重內涵發展、技術發展、能力水平發展、服務質量發展,提高發展的“含金量”。
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官網公布了《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關于抓好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意見落實的通知》,根據《通知》內容,門診和住院患者滿意度、醫療服務收入等成為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評價指標。
由此可見,公立醫院的患者服務水平將在未來成為醫院建設的新一輪焦點。而健康管家作為一種有溫度、人性化的患者服務模式,也將成為公立醫院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的新突破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