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TEM GIRLS項目是培養科研女性的“實驗室”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之際,女性力量在各領域發展中的作用備受關注,尤其女性科技人才的培養,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加大對青年科研人員支持力度”的相關內容也突顯著國家對科研人才的重視。
作為重視人才培養的跨國科技企業,三星在2018年啟動的“探知未來科技女性培養計劃”(以下簡稱STEM GIRLS項目),可以說是“以企業之力探索女性科技人才培養方法”的典型代表。
參加STEM GIRLS項目的科技女孩
以創新思維培養女性科研力量
STEM教育是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之一,提倡以跨學科(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創新思維與知識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但在女性群體中普及率不高,占比僅30%。所以,三星面向12-16歲的女生發起了STEM GIRLS項目,通過開展線上及線下多項創新教育課程,以及邀請行業專家與優秀教師現場指導與教學,為女孩們接觸多元化創新思維搭建了“橋梁”。
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的朱璇博士,是參與該活動的科研專家之一。她曾以“智能前沿技術及創新思維導入”為主題,為參加第四屆STEM GIRLS項目的女孩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線上演講,分享了當前國際科研領域非常流行的一套“人情加邏輯”的創新方法論。它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站在終端用戶的角度去考慮研發中遇到的問題,有助于為設計師打開“理解用戶所需”的產品開發視野,是創新思維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孩子們在聆聽過朱璇博士的分享后表示,“創新思維有助于幫助我們打破常規。以往可能只會按照自我理解,用相對中規中矩的方式去想問題,掌握了這一思維方式后,學會了調研實際用戶感受,并與身邊的隊友們進行頭腦風暴,匯總更多、更新、更好的研究解決方案。”
在朱璇博士看來,通過這一案例的分享,可以讓女孩們拓展思維模式,為學習和成長帶來助益,例如:幫孩子學會站在對方的視角思考問題,理解客觀分析的重要性;教會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積極尋求他人幫助,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在科研工作中不怕失敗的精神,有接受失敗重頭再來的勇氣。
行業專家為STEM GIRLS項目中的女孩提供指導
在當前互聯網時代,知識總量爆炸式增長,但學習與獲取知識的途徑卻逐漸碎片化。帶著創新思維去投入學習,會幫助下一代在學習過程中更快提煉、升華并掌握知識。不僅讓學習變得輕松,更為今后從事科研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但這只是孕育科研“后備軍”的一小步,學會把知識、方法變成解決問題的“工具”,是未來科研人才更應具備的素質。
創新的意義在于解決實際問題
中國孩子的學習離不開課堂與書本,但科研領域,實踐中的探索與“試錯”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讓女孩們走出課堂,放下書本,去直面現實問題的“挑戰”是STEM GIRLS項目的先進之處。
在國家“雙碳”戰略發展背景下,2021年舉辦的第四屆三星STEM GIRLS項目把“生態環境”列入課題研究方向,為女孩們提供解決社會問題的鍛煉機會,讓她們在課堂外收獲到寶貴的科研經驗。
STEM GIRLS在實踐中培養科研素養
來自寧波市藍青學校初中二年級的李嘉倪,憑借與團隊伙伴共同完成的《塑料餐盒回收處理問題探究與回收裝置設計》贏得了生態環境專家的高度認可。這套裝置由餐盒清洗烘干單元、菌素自動添加單元和高錳酸鉀除臭單元組合設計而成,可實現餐盒清洗、污水的油水分離及整體除臭的一體化處理,緩解廢棄餐盒回收及再利用時遇到的問題,降低餐盒中油漬與食物殘渣對回收工作造成的阻礙。
為了讓女孩們在實踐中有收獲專業指導,中國三星還特別組織女生們與專家們進行交流。在裝置成本控制及落地實施層面,專家給出了很多建議。
總結項目經驗時李嘉倪曾表示,“活動中,我的設想得到了有效實踐,這對平日里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靠書本學習知識的我們來說,機會難得。同時,我還得到了與行業專家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收獲良多,他們的肯定與鼓勵也讓我堅定了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向前發展的信心”。
從記者角度來看,STEM GIRLS項目以社會實際問題替代傳統課堂上的學習任務,會帶來兩方面重要意義:其一,引導女孩們學會“把知識變成解決問題的工具”,歷練未來科研女性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能力;其二,從最初一個簡單問題的提出,到最終的項目成型,活動參與者會經歷查閱資料、問卷調查、專家訪談、設計制作等諸多工作,每一步都是現實科研事業中的必經之路。STEM GIRLS項目如同“高度仿真的實驗室”,女孩們會在身體力行中感受科研的魅力。
三星STEM GIRLS項目對國家女性科研力量的培養發揮著積極作用。“以創新思維做基礎并充分結合科研實踐”的形式使其成為國內培養女性科技人才的重要平臺。科研世界不以性別論英雄,三星將始終為懷揣科研夢想的女性搭建平臺,幫助她們推開通往科研世界的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