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嘉“防詐騙”系列第4課 | 揭穿“雙十一”購物詐騙
小嘉寄語:大家好,我是小嘉,我的工作是為您科普長者關注的各種知識,趕快跟著我學起來吧!
小嘉劃重點!
警惕“雙十一”購物詐騙要點:
?購物退款需警惕
陌生客服莫輕信
?陌生好友要小心
未知鏈接切莫點
?當心預售和“優惠券”
小心暗藏騙錢套路
小嘉細數中獎詐騙常見套路:
“雙11”前后是各種詐騙的高發期,騙子冒充電商平臺客服、快遞小哥實施詐騙的案件多有發生。一些不法分子盯住老年人這一弱勢群體,實施電信詐騙活動,對一些老年人的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預防電信詐騙,需要長者們擦亮眼睛,認清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提高防范能力,避免上當受騙。
1、防詐騙學習案例
教你識破詐騙套路
據云南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消息,云南羅女士網購一件200元的衣服時,陷入“退款理賠”騙局,被詐騙了近20萬元!2020年11月,羅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聲稱:羅女士在淘寶上買的衣服質量有問題,并稱給在她家買衣服的客戶都退賠200元。在加對方QQ好友后,“客服”退了500元給羅女士,后稱“打多了”,要求羅女士把300元錢退回去。羅女士退回300元時,對方系統總是出錯。“客服”以賬戶凍結為由,誘導羅女士在58同城、微博、美團等APP中多次貸款、轉賬。最終在朋友的提醒下,羅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共被騙走19萬余元,隨后其向警方報案。
小嘉溫馨提示
退貨退款一般由買家發起,賣家主動聯系,聲稱可雙倍退款或高額賠款的,就是詐騙;退貨退款在官方平臺簡單點擊操作即可,貨款會按買家的支付方式原路退回,要求添加微信并離開原交易平臺操作的,就是詐騙!
2、防詐騙學習案例
教你識破詐騙套路
2020年11月,邵女士報案稱其接到冒充某快遞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告知其快遞丟失,打算提供全額理賠,但要求邵女士添加微信。隨后,邵女士按對方要求在網上銀行進行貸款,并通過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付款了一萬余元。
小嘉溫馨提示
如遇“假快遞員”“假客服”主動來電要求配合進行賠償,需提高警惕,建議通過官方客服平臺或電話進行核查。不要直接給所謂“客服”的賬戶打款,也不要隨意點擊或者掃描“客服”發來的不明鏈接和二維碼,驗證碼不要交給其他人。
3、防詐騙學習案例
教你識破詐騙套路
市民小劉號稱網購達人,每年雙11都做足攻略,只求優惠度最高。近日,小劉看中了一款按摩器,卻一直搶不到店鋪的優惠券。于是,她就想到求助網上交流群等渠道,搜索“搶券神器”,結果還真搜到一個自稱可以提供“搶優惠券神器”的微信號。小劉添加對方微信后,對方先后以“開通費”“神器激活費”“升級費”等為由,要求小劉轉賬匯款。小劉支付了1564元后,不僅“神器”未到手,微信也被對方拉黑了。
小嘉溫馨提示
雙11促銷期間經常會收到優惠活動的短信,大家務必警惕,凡是短信中有搶優惠券或紅包的鏈接都不要點,因為鏈接中很可能含有木馬病毒,此外,也不要輕信所謂的“搶紅包神器”“內部渠道購買低價商品”等虛假信息,建議通過正規平臺進行網購。
多一分警惕,
就少一次被騙。
購物節已經到來,
記得警惕“被套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