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顯效?多家國有大行稱9月末相關貸款余額同比多增
財聯社10月30日訊(記者 鄒俊濤)10月30日,財聯社記者從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國有大行三季報業績說明會獲悉,自9月正式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以來,截止到9月末,相關貸款余額同比多增跡象明顯,客戶申請積極性逐步提升。
關于零售信貸風險方面,農業銀行方面表示,預計零售貸款資產質量有望逐步改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家大行稱貸款貼息政策背景下貸款余額同比多增
農業銀行個人信貸部總經理查成偉表示,自9月1日貼息政策實施以來,農行個人消費貸款增長219億元,同比多增49億元;貸款投放881億元,同比多投125億元,目前已服務貼息客戶110多萬戶,較好助力了居民消費水平提升。
查成偉進一步表示,下一階段,農行將持續創新消費場景、滿足客戶需求,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全力把消費貼息工作“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確保將國家好的政策精準傳導至千家萬戶。
查成偉在會上透露,截至9月末,農業銀行的個人貸款余額9.33萬億元,增長5191億元。其中,個人經營類貸款余額2.99萬億元,增長4918億元;含信用卡在內的個人消費類貸款余額1.46萬億元,增長1261億元。
另一家大行,建設銀行也同樣指出,在個人消費財政貸款貼息政策背景下,相關貸款余額出現同比明顯多增跡象。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在業績說明會上指出,建設銀行高度重視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工作。截至9月末,建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6458億元,較年初新增1177億元,同比多增298億元。并表示,隨著政策宣傳覆蓋面擴大,客戶服務能力提高,客戶申請積極性將逐步提升。
關于當前個人消費貸款利率水平如何,生柳榮表示,定價方面,建設銀行消費貸款堅持風險定價的基本邏輯,保持量價平衡發展,利率水平整體平穩。
據了解,8月12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三部門聯合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文件明確從2025年9月1日起,居民在六大國有銀行、十二家股份制銀行及五家消費金融機構申請的個人消費貸款,可獲得1個百分點的財政貼息支持。官方表示,相關舉措意在通過財政和金融的聯動,支持促消費、擴內需。
部分大行表示零售貸款風險有望逐步改善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銀行業的零售信貸風險話題。今年中報,招商銀行副行長王穎指出,今年以來,零售信貸全行業無論是在發展端還是在風險端,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并指出“零售信貸風險拐點未至。”
今日三季報業績說明會上,農業銀行信用管理部副總經理武欣表示,未來一個階段,隨著擴內需、促消費等政策紅利的落地見效,持續激發消費潛力、穩定市場預期,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在不斷積累,預計零售貸款資產質量有望逐步改善。
武欣指出,近年來,農行積極采取優化產品模型、完善業務流程、加強存續期管理、強化風險排查與處置等措施,全力做好零售業務風險防控。截至9月末,農業銀行的不良率1.27%,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95.08%。并表示,“ 我們有信心保持零售貸款資產質量穩定并處于同業較好水平”。
建設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紀志宏表示,今年以來,建設銀行堅持為擴內需促消費注入金融動力,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應對零售類貸款業務風險形勢。并指出,“從前三季度情況來看,建設銀行零售類貸款資產質量保持平穩可控。”
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建設銀行集團不良貸款率1.32%,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比1.82%,較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集團撥備覆蓋率235.05%,較上年末提升1.45個百分點。
紀志宏表示,下一階段,建設銀行將不斷完善集團一體化風險內控管理體系,強管控、調結構、夯基礎,持續提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預計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核心指標表現處于合理區間,風險抵補能力繼續保持充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