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 企業如何復制銷售?
作者/嚴國新
(相關資料圖)
圖/壹覽商業
銷售業務并不等同于銷售人員,銷售業務本質是商業。
最近半年,我在和眾多 SaaS 創業者交流中,被反復問到關于“銷售復制”的話題。公司為了實現每年銷售業務的增長,通過銷售復制人員擴編是一個重要途徑。
其實,常規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比如,首先要基于人才畫像招募優秀人才;其次要有標準作業流程,并做好過程管理;最后,管理者要做傳幫帶,并陪訪銷售拿結果等。可是令創業者困惑的是,該做的動作都做了,但結果還是不理想。
原因歸結為:一是銷售新人存活率很低,二是新人的成長周期非常長。總之,最后每年下來,扣除銷售老人自然留失后,銷售團隊有戰斗力的人員并沒有有效增長。
進一步和創業者探討后,我發現這背后的主要問題是,大家把銷售業務的復制,簡單地等同于了銷售人員的復制。
01
什么是銷售業務
銷售業務并不等同于銷售人員,銷售業務本質是商業,商業要回答諸如以下問題:我們的客戶是誰?我們為客戶提供的獨特價值是什么?客戶為什么選擇我們?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什么,我們用什么方式實現客戶價值?
商業是一個系統,它由眾多要素組成,包含客戶、市場、產品、競爭、戰略、銷售、客戶成功、技術、資本、財務、組織等。業務的推進和落地,也是商業多種要素的有機組合與實現。而銷售人員只是銷售要素里面的某一模塊,在沒有充分考慮整體商業要素的情況下,單純地從銷售人員入手做復制往往收效不佳。
為此,我們要厘清業務的規律與特性,然后再探討銷售如何復制。
02
復制是有前提的
SaaS 業務的打法,是要先有產品,再做驗證,最后做復制。在復制之前要完成產品與市場的匹配 (PMF),產品與獲客渠道的匹配 (PCF),并通過嘗試性復制,將銷售模型、客戶成功模型、財務模型等商業前提進一步驗證和完善后,才是真正進入到復制階段。
如果 SaaS 業務沒有完成商業要素的復制前提,就快速地做銷售人員復制,只會徒勞無功、適得其反。
03
阿里鐵軍早期的考驗
即使是阿里鐵軍在業務模式早期階段,同樣面臨著眾多生死考驗。作為阿里鐵軍的初創期銷售,我是 2002 年 2 月作為新人加入阿里的,在“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感召下,滿懷信心地奔赴市場前線,逐一敲開制造業工廠的大門做推銷。
可當時市場對我們的接受度非常低,在外貿出口領域,公司品牌缺少影響力,產品營銷模式也缺少成功案例,業務的開展異常艱難。最終按年度來看,非但沒有實現馬總所期望的“讓銷售新人快速地成長起來”,反而是我們的銷售人員離職率高達 80%,真的是血肉長城、戰況異常慘烈。
而這背后的事實是,那個階段我們的商業模式尚未跑通、相關商業要素前提并未完成。我們發展的意愿是美好的,但商業規律對每個創業者都是公平的,在沒有完成考驗前都是無法快速躍進。
04
銷售兵法的緣起
SaaS 創業是一個長期主義,其中涉及公司在眾多商業要素方面的組合和競爭,而作為 to B 領域從零開始發展,到如今近 180 億元營收的中國供應商業務,依然是中小企業客戶的銷售標桿,有很多價值值得 SaaS 創業公司從中汲取。
坊間已有很多介紹阿里鐵軍的書籍,涉及銷售、管理、組織等層面,讓大家對阿里鐵軍有很多了解。今天,我們想著借助崔牛會平臺,從商業的視角切入剖析銷售業務,深入闡述阿里鐵軍從初創、復制到規模化各階段的實戰,系統展開所處的環境、遇到的挑戰、曾經踩過的坑,以及形成的本質思考和最終突破性的打法。
我們相信,這將幫助創業者更好地理解銷售業務的本質,能夠更好地基于自身的業務發展階段,去做好相應的商業要素組合,從而實現業務不同發展階段的跨越。
05
銷售兵法的受眾
第一類是 CEO。
SaaS 創業 CEO 很多都是產研出身,要從產品技術思維升級到商業業務思考,有非常多的模塊認知要補充,而其中 to B 業務銷售/商務又恰是其中的核心驅動力。有句話叫“CEO 可以不做銷售,但必須得懂銷售”。這是幫助 CEO 更好地理解商業與銷售業務。
第二類是銷售一號位,銷售總監或銷售 VP。
銷售一號位要在不確定環境中拿確定性結果,時間緊任務重。同時,銷售一號位是市場銷售領域出身,對創業過程中商業全要素的盲點不少,盲點越多業務卡點就越大,所以銷售一號位要上到商業看全局,才能下到銷售拿結果。
06
內容模塊和結構
銷售兵法分為三大模塊,分別是初創、復制、規模化。
初創模塊重點闡述定位和驗證業務模式,復制模塊詳細解讀銷售業務如何復制,規模化模塊介紹銷售體系的建設、第二增長曲線的打造。
每個大模塊會分多個章節來闡述,章節結構由商業理論、鐵軍實踐、落地方法、 SaaS 行業挑戰探討四個部分組成。我們將每周分享一個章節。
注:阿里鐵軍的中國供應商產品,是 B2B 國際平臺的會員服務,主要為外貿類企業提供海外營銷服務。產品客單價五萬左右,采取的是訂閱制模式按年續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