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公里送全國,盒馬年初立下的的flag邁出了第一步 報道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七月
盒馬又又又又又有新動作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30日,盒馬正式宣布上線 “1小時達”服務,將為距離門店約3-5公里以內的區域,提供最快1小時送達的配送服務,配送費及免運費門檻與3公里內保持一致。這是盒馬自面世以來的首次擴區;經測算,擴區后的配送范圍增加了近3倍。據統計,成都、青島、南京、武漢等城市均新增超過400個盒區房小區。
據悉,盒馬在2016年于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的時候,曾經就把配送半徑定在5公里。但在當時尚不成熟的配送體系之下,5公里配送范圍所帶來的顧客體驗并不好,冷凍品解凍,熱食不保溫等等情況屢有發生,于是盒馬很快就將配送半徑收縮到3公里,后面配送半徑也一直保持在3公里。
3公里配送半徑,大概能覆蓋28平方公里的面積,30萬戶家庭。在這個范圍內,無需冷鏈運輸,又能及時響應,有助于用合理成本建立客戶忠誠度。但這也意味著盒馬需要設置更密集的門店,付出更多的成本,才能覆蓋盡可能多的人群。
對于盒馬來說,擴大配送范圍比開出一家新店的成本更低。為了保證擴大配送半徑之后的服務,盒馬一方面正在擴大在各地的招聘、增加配送團隊規模;另一方面設置了兩條作業鏈專門供 3 - 5 公里的訂單分揀、打包,通過在凍品訂單中添加更多冰袋,在熱食訂單中添加更多保溫材料等方式以保證履約質量。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也分析稱,“開出一家盒馬鮮生門店需要動輒數千萬成本的投資。相較于通過開店獲得新客,盒馬此舉在小幅增加履約成本的情況下,將配送范圍一舉擴大至近三倍。這樣,在成本最優的情況下,業務也能得到成倍增長,效益也會大幅提高。”
盒馬物流負責人崔紀偉表示,“經過6年沉淀,這是盒馬服務能力的一次進階,優化后的算法策略可以根據顧客下單的商品種類和包裹數量、顧客收貨地址所在位置,調整分揀、打包環節并自動設計出最佳配送路線。“
顯然,對于盒馬來說,擴大配送面積相較于設置更密集的前置倉,成本更低,但能給盒馬帶來更多的線上訂單。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服務更多的人群,除了擴大配送范圍之外,盒馬同時上線了新業務盒馬云超。據了解,“云超送全國”業務于去年底試點上線后,盒馬用戶的訂單量大幅提升;3月最新數據顯示,訂單規模較去年底翻10倍。
據壹覽商業了解,盒馬云超在常溫、冷凍、鮮花、水果的布局已經非常成熟。用戶可以通過盒馬云超在全國下單,除了冷凍生鮮、糧油米面、零食酒水,還包括盒馬自有品牌MAX系列、鮮花、美妝日化、家用電器等,在非盒區房地區使用快遞發貨,全國包郵。
盒馬云超負責人表示,目前盒馬云超的服務已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除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甘肅、港澳臺及部分偏遠鄉村),未來將繼續推進,爭取讓全國消費者都能在家享受到盒馬的好商品。
這也意味著,在沒盒馬尚未進駐的城市,也可以點到盒馬。近期有消費者發現,在天津、珠海等盒馬尚未進駐的城市,盒馬App首頁已經出現“盒馬獨家”“有機食品”等,下單后24小時內發貨。
壹覽商業認為,從盒區房邊界的延伸,再到通過云超一舉覆蓋全國,正是在踐行年初侯毅所發內部信中表示的擴大App職能這一戰略目標。
壹覽商業在《盒馬野心不小》一文中曾表示,侯毅提出擴大App職能,是今年盒馬的重中之重,代表著三個方向:長距電商、本地生活、供應商,三方面的全面突進,這些都是盒馬在現有情況下,探索如何繼續保持增長,增加高毛利服務項,優化利潤結構的做法。如果這些計劃都實現后,侯毅的目標是,從2023年開始,十年時間做全國10000億的銷售,那盒馬將會成為一家盒馬鮮生(即時零售)+天貓超市(長距電商)+美團(本地生活)+快消品公司的組織。
其中,長距電商就是加大盒馬云超、產地直送和跨境電商的業務能力建設,讓盒馬打破“盒區房”的邊界,服務更多的更多消費者。
顯然,第一步已經開始了。
標簽: